美國企業第3季財報季本周將由大型銀行揭開序幕,任何苗頭不對的風吹草動,尤其獲利和營收預警,都可能牽動股市敏感神經。財經網站MarketWatch整理出五個主題,協助投資人從財報數據和主管法說會發言中,讀出弦外之音。

一,通膨

通膨顧慮仍會是美企頻頻提及的關鍵字,但相關說辭不可盡信,因為許多公司趁機漲價拉抬獲利,通膨也許只是藉口。投資人可詳讀法說會紀錄或觀看網路直播,找尋「價格行動」、「價格變化」、「提高費率」、「策略性價格舉措」、「有利的驅動因素」、「價格彈性」等措詞,都是漲價的委婉說法。

二,美元

美元愈是升值,愈會降低美企境外獲利和營收的價值,也會加劇銷售成長減速。一些企業可能用「恆定美元」等排除美元升值影響的用語,來粉飾匯損衝擊。投資人應留意,華爾街共識預測是根據總銷售額,不是「恆定匯率」銷售額;所以,某企業若提供的營收成長預測是「以恆定匯率基礎」計算,不應直接拿來與分析師預測數據比較。

三,庫存

許多企業面臨須降價出清過剩存貨,因當初基於供應鏈受限考量而過度備貨,如今通膨竄高和經濟減緩抑制買氣,導致供過於求。分析師認為,一些原先供不應求的產業,例如汽車工業,可能開始面臨供應過剩,即使未反映在第3季財報上,也可能在財測中提及。投資人可從盈餘報告的資產負債表欄,檢視庫存情況。

四,消費支出

支付科技公司威士(Visa)和萬事達卡(Mastercard)發布的7月和8月數據都顯示,美國消費者支出仍穩健,但從支出總量看不出消費者非必需支出是否縮減,是否選擇改買便宜貨。若要更深入觀察經濟不確定性對消費者的影響,可觀察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公司表現如何,例如零售店和餐廳。冷凍薯條製造商Lamb Weston就透露,精緻餐廳客流量遭速食餐廳吸走。

五,廣告

數位廣告公司上個財報季就傳出警訊,不安感覺將延續到這個財報季。高盛指出,線上廣告市場對利率較敏感者,如房地產和汽車,已經轉弱。巴克萊預測,第4季廣告市場景氣可能隨世界盃和美國期中選舉即將登場而「小幅彈升」。然而,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據說醞釀凍結招聘,Snap在8月底宣布打算裁員20%,這些都是控制成本舉動。若日後又陸續傳出科技公司砍掉給員工的「好康」,投資人便知究竟是怎麼回事了。

更多udn報導
印度神鱷「吃素70年」1條魚都不吃 仙逝湖中吸百人膜拜聖體
他見蘋果手錶這數值變化「一驗就確診」 內行苦笑揭真相
表情符號別按「讚」!調查:年輕人覺得超老、有攻擊性
犯這4點素食會愈吃愈肥!1圖看「熱量地雷」:爆肥冠軍超意外